近段时间广州天气炎热,
不少人直呼“坐在家里也流汗”!
酷热天气下极易发生中暑,
有人就想着灌藿香正气水,
将它作为万能解暑“神药”。
可是你知道吗,有些中暑不能用它,
否则不但没有治疗效果,
甚至还会加重症状!
在中医理论中,中暑被分为“阴暑”和“阳暑”,
两者的成因、症状及调理方法截然不同。
阳暑(热中暑)
成 因
外感暑热:高温暴晒、剧烈运动后,体内积热无法散出。
暑邪直中:暑热之邪直接侵袭人体,导致津液耗伤。
典型症状
✔ 高热(体温可达40℃以上)、面红目赤、大汗淋漓。
✔ 口渴烦躁、呼吸急促、心跳加快。
✔ 严重时意识模糊、四肢抽搐(类似西医“热射病”)。
处理方法
降温:移至阴凉处,用湿毛巾擦拭腋下、颈部,冰袋冷敷额头。
补液: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电解质水,运动饮料或椰青都可以。避免大量灌水。
药物:十滴水、人丹(清热开窍)。
禁忌:不可用藿香正气水(温性药会加重阳暑)!
阴暑(寒湿中暑)
成 因
暑天受寒:长时间吹空调、喝冷饮、洗冷水澡,导致毛孔闭塞,暑湿内蕴。
暑湿困脾:夏季贪凉,寒湿之邪困阻脾胃(类似“胃肠型感冒”)。
典型症状
体表寒:无汗或少量冷汗、怕冷、肌肉酸痛。
内里湿:头晕恶心、腹胀腹泻、舌苔白腻。
低热或不发热,疲倦乏力,食欲极差。
处理方法
发汗解表:喝热姜汤、紫苏水,用艾叶泡脚发汗。
化湿和中:藿香正气水(散寒祛湿)、午时茶(消食化滞)。
忌寒凉:禁止冰敷、喝冷饮,避免加重寒湿。
一表读懂阳暑和阴暑的区别
“阴暑”“阳暑”如何预防
防阳暑
○ 避开正午高温(11:00-15:00),外出戴遮阳帽。
○ 及时补充水分(每小时200-300毫升温水)。
防阴暑
○ 空调温度不低于26℃,避免冷风直吹。
○ 少吃冰镇食物,出汗后擦干再进空调房。
特别提醒
很多人都有一个用药误区,一说到中暑就用藿香正气水(丸),事实上藿香正气水(丸)只适用于阴暑,阳暑误服藿香正气水,可能会引发高热昏迷!
概括一句:
阳暑是“热出来的”,需清热降温;
阴暑是“凉出来的”,需散寒化湿。
若症状严重,如持续高热、意识障碍,
务必立即送医。
而随着天气越来越热
很多小伙伴开始燥热不安
在此推荐5款夏季养生茶
每一款都简单易做
好喝不乏味
快来学起来
清热除烦茶
适合于:天气炎热、心烦气躁时喝。清爽养生,微甜又舒服。
材料:干荷叶+百合+茯苓+蜂蜜,各5g。
清热祛湿茶
适合于:夏季雨水多时,又热又潮湿,人身困重。
材料:五指毛桃+茅根+玉米须+陈皮,各5g。
清心安神茶
适合于:天气闷热容易烦躁睡不好时,睡前喝一杯,清新舒缓,整夜睡得更安心。
材料:桂圆+茯神+莲子心+枸杞+大枣/酸枣仁,各5g。
清热养阴茶
适合于:夏日口干气短,五心烦热时。
材料:西洋参+麦冬+石斛,各5g。
清热醒神茶
适合于:天气越热越要清凉一下,这杯清新又提神,夏日元气轻松加满!
材料:薄荷+甘草+柠檬片,各5g。
作者: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彭彩银 主管中药师
凉茶部分参考自: 健康广东公众号
编辑:梁晓珊
校对:翁锦宁
审核:王志伟
和兴网配资-和兴网配资官网-配资炒股首选网站-靠谱的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